010-67144277
在德國,你看不到10點還有人在飯店里吃得熱火朝天的,你也很難每天見到人們興高采烈地滿大街狂歡,年輕人也并不經常聚攏在一起玩耍撒歡,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在這里人們做得較多的就是看書了,所以這個國家出了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也因為讀書才變得民富國強,這一切都與德式閱讀息息有關。
1
德式閱讀
讀書成為一種全民文化
到底什么是德式閱讀,可以總結概括為:讀書習慣、讀書氛圍、讀書設施。或者您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德國特有的讀書文化。當讀書成為一種全民文化的時候,民富國強就不再遙不可及。
有91%的德國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其中,23%的人年閱讀量在9到18本之間;25%的人年閱讀量超過18本,大致相當于每三周讀完一本書。書也成為朋友之間最受歡迎的禮品。
70%的德國人喜愛讀書,一半以上的人定期買書,三分之一的人幾乎每天讀書。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齡段的人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讀書熱情最高。對于德國年輕人來講,讀書和他們的啤酒一樣讓人喜愛。
14歲以上的德國人中,69%每周至少看書一次;36%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經常”看書;22%的人看“很多”書;16%的人則有每日閱讀的習慣,屬閱讀頻繁者。
8000多萬的德國人擁有全球第二大圖書市場,年市場銷售總額達96億歐元。德國年出版新書9萬余種,平均每萬人11.5種。德國還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
2
讀書習慣
隨處可看到正在閱讀的人
在德國隨處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人,車站、咖啡館和草坪,這不僅局限于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背包里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
如果你在德國生活,你一定知道這里的圖書是多么昂貴,就拿2012年的一本暢銷小說《Er ist wieder da》為例,約在19.9歐(約170元人民幣)。也正因為德國人喜歡閱讀,德國亞馬遜圖書和閱讀器kindle,一直銷量不錯。
但德國人更喜歡紙質圖書,有兩點原因:一是喜歡紙質圖書拿在手上的感覺,更為傳統和真實;二是電子圖書價格并不比紙質圖書價格便宜很多。
他們還認為真正的閱讀源自于書,而非實時消息,他們更愿意閱讀有價值的,即便是長篇大論的文章,而不是閱讀那些無用的、八卦的、沒有任何營養的花邊消息。
德國人更喜歡閱讀的是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以2013年最受好評的6本書為例:《波比和流浪漢:一只改變我生命的貓》;《戰爭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病愈密碼:六分鐘病愈方法》;《百歲老人蹺家去》;《狐貍谷》。
3
讀書氛圍
除足球外全民都喜歡的事
讀書應該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幾乎全民都喜歡的一件事,無論男女老少,達到了平民閱讀,他們認為讀書可以鍛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他們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想法,促使他們不斷閱讀。
此外,德國人認為,閱讀關乎國家未來,經常性大量閱讀,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讀書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長和學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閱讀視為一項兒童啟蒙的社會工程。5年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贈券,免費在圖書館領取一本書。
德國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培養他們對書籍的興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個玩具就是圖書。父母還會在每天睡前為他們讀書或和他們一起閱讀。德國的小學生每天上課時間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點左右就放學了,而圖書館會在課余時間為他們舉辦各種朗讀活動。中學時代老師會布置主題性作業,需要學生大量閱讀材料書籍以便完成作業。
幾乎每一個德國家庭,都有書架,或設在書房,或擺放于客廳,似乎成為家里的一件裝飾,但很多德國人的書架上的書,他們幾乎全部閱讀過。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一百多冊。他們認為,“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戶”。
責任編輯:學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