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144277
在BBC的一項調查中,德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家。
《讓我變成德國人》是英國最近一部電視紀錄片的片名,更多信息表明,德國的形象在國際上頗受歡迎。
BBC以此為題拍攝了一個紀錄片:“讓我變成德國人”。德國何以讓英國人趨之若鶩呢?“德國人在球場上所向披靡,他們總是第一個到海灘,德國的就業率再創新高”,紀錄片中如是說。居住在倫敦的羅拉特夫婦自愿參加一個實驗,這個為期兩周的實驗中,這對英國夫婦將帶著他們四個孩子中的兩個離開倫敦,來到不那么繁華的紐倫堡。
10步變成德國人:
1. 在家穿拖鞋
變成德國人的第一步要從起床開始:穿居家鞋是弗萊徹指南中的第一步。后者認為“居家鞋是德國化的必要道具。”這個英國人稱“德國人害怕被早晨冰涼的地板刺激到”。
2. 吃一頓豐盛的早餐
對于一個典型的德國人而言,一天始于一頓豐盛的早餐。“德式早餐可不是普通的一頓飯,簡直就是節日盛宴”,弗萊徹說。餐桌上鋪滿了各種香腸、奶酪、果醬,抹面包的各種醬料和水果。如此豐盛的早餐也有弊端:吃太飽,腦子發昏。
3. 計劃、準備、按部就班:生活得像個項目經理
德國人是自己生活的項目經理:能計劃的一定要計劃好。能準備的一定要準備好。“優化你的生活流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提高效率。按照自己穿著的頻率整理鞋柜,算是走上了變成德國人的正路。
4. 買保險
德國人在買保險上顯得格外慷慨:如果有某種保險,可以避免德國人買錯了保險,他們肯定高興的要死。
5. 穿戶外運動服裝
如果離開公寓,典型的德國人一定要穿上一套超貴的戶外運動服裝。因為屋外那變幻莫測,愛捉弄人的大自然可要小心防備。德國人在任何時候——至少一年中的三個季節都要穿上戶外運動服裝。弗萊徹尤其推薦那種拉開拉鏈就能從長褲變成短褲的戶外褲裝。
6.學習德語
弗萊徹推薦的第六步聽起來簡單,實則很難:即便能說出“Schwangerschaftsverhütungsmittel”的復雜單詞,距離掌握弗萊徹口中“混沌迷霧”般的德語語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弗萊徹稱德語是“一團亂麻般的例外規則”組成的。他的建議是:“起初您只能尊重它,而后要學著愛上它”。
7. 參加進修和資格考試
弗萊徹對德國人的求知欲印象深刻。學校體系與英國相比非常優秀。與英國人相互以名相稱不同,德國人很在乎自己的頭銜:“某某博士先生,某某教授博士女士”才符合德國人的稱呼習慣。即便是門鈴旁小小的姓名簽,德國人都不忘了標注“博士”、“教授”等學術頭銜。
8. 服從紅綠燈的指示
傳言德國人嚴格遵守規則條例,弗萊徹用紅綠燈的例子佐證了這一說法。對德國人而言,紅綠燈上的紅色小人標志簡直就是行人“保護神”或“上帝”的化身。德國人無論如何都會在他面前止步——即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否則就會遭遇不測,所謂不測并非被車撞,而是遭到其他行人的鄙視或一句不客氣的“站住!”。
9. 喝蘋果汁汽水
弗萊徹注意到,德國人對那些不帶氣的飲料敬而遠之。打著“經典飲用水”標簽的居然是加汽礦泉水,好像這就是水的天然形態一般。而加氣飲料中的王者對于德國人而言就是帶汽蘋果汁飲料。在忙碌的一天結束后,即便面對長達15頁的飲料單,德國人總是會選一種飲料:蘋果汁汽水。
10.品嘗德式菜肴
肉類是德國餐桌的基石,弗萊徹稱,香腸當然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素食主義者,就不要指望品嘗德式菜肴了,這就好比蒙著眼睛進動物園,恐怕要一無所獲。不過在蘆筍上市的季節,整個德國都會為這“無可匹敵”的蔬菜瘋狂,蘆筍簡直就是“餐桌上的魔法棒”。
德國人對自己的評價
幾乎整個世界都喜歡德國,確切的說,德國是最受歡迎的國家。只有德國人自己不喜歡自己。德國人還是對“自己國家的很多地方感到很自豪的”,比如:“重建德國的奇跡,基本法,德國的安寧和穩定,德國在金融危機中的良好表現,德國的面包和啤酒,德國的民主制度,以及民粹主義從未在德國獲得市場,拜仁慕尼黑,三度世界杯冠軍。”
責任編輯:學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