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一部分共25題,考試時間為25分鐘,其目的是測試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考試內容由A節(Section A)、B節(Section B)和C節(Section c)三部分組成.《大學法語教學大綱》規定在四級教學結束時,學生應“能聽懂課堂用語,對題材熟悉、句子結構比較簡單、基本沒有生詞、語速為每分鐘90詞的聽力材料,兩遍可以聽懂,理解的準確率不低于70%”。目前,公共法語四級考試聽力部分的命題原則及考試方式就是基于這一規定而確定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我國大學法語教學水平的提高,聽力考試的內容、形式正在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和改進。
|
|
 |
 |
完形填空的答題時間為10分鐘。這一部分實際是對法語水平的綜合測試,既有閱讀的特點,又有語法知識的沉淀,還有詞匯的把握,以及綜合的檢測方式。如果與閱讀理解相比,文章不僅內容簡單多了,而且長度也相當有限。由于這部分是對語言水平的全面測試,要求應試者全面地展示法語的應用能力,所以文章內容不能難,即使出現超綱的生詞,也必須要用漢語準確地注出。對于閱讀量,一般都把握在200個單詞左右,印刷符號通常在950~1100個之間。出題者通常都會把握5大原則進行考慮:
1、文章的選用。一般說來,選用一段文章,首先會在難易程度上做出選擇,通常選用比較淺顯、有較強的邏輯關系的文章。語法絕對不允許超綱,詞匯超綱時會用漢語注出,但原則上盡可能避免超綱詞匯的出現。
2、出題點的分布。原則上講,一個句子不能出現兩個填空,因為這可能影響到上下文的邏輯連貫,提高了試題的難度。不過有時也有特例,但一般說來,只有在邏輯關系相當清楚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一句兩空的特例
3、知識點的分布。本部分是整個卷子的組成部分,它的知識結構有時需要根據全卷的知識分布做相應的微調,或多加一題語法,或多一題詞匯等等類似情況。
4、干擾項的擬定。通常情況下,出題者總愿意多設置些干擾項,而應試者通常希望干擾項少一些。如何縮短差距,既符合大家的期望又能考出水平就成為了問題。出題者通常會安排一個較強的干擾項,其他的強度稍作遞減。
5、答案的分布。原則上講,A、B、C、D四個答案要求平均分布,每個選擇最多不超過三個,最少不低于二個。
|
|
 |
 |
《大學法語教學大綱》規定在學習結束時學生應該在書面表達能力上達到如下要求:
“能就比較熟悉的話題或提綱,在半小時內寫出80~100個單詞的短文。要求內容連貫,無重大語法錯誤。”另外在大綱語言技能表中的第三部分寫的技能中還提出如下要求:
?Faire un petit texte à l’aide des images(看圖寫文)
?Faire un résumé(簡述)
?Ecrire des lettres personnelles et commerciales(書寫個人及商業信件)
|
|
 |
|
 |
閱讀理解部分的選材及考題的對象主要是高等學校非法語專業的學生,及已學過240學時左右大學法語的本科生。該部分由長度相當、難易有別的3篇文章組成。根據內容,在各篇文章后面分別提出5個問題(題干)及與各題相關的4個選項(A、B、C、D),用以考查考生對文章的理解的正確性。該部分要求考生具有下列能力:
1、認識詞與短語;
2、在語言境中理解詞與短語的意義;
3、理解句子的結構;
4、看出文章中所指關系,理解所表達內容的聯系;
5、讀懂較長的篇章,能抓住大意;
6、能看出內在含義,通過推理,得出結論;
7、對所讀文章有自己的看法;
8、既有正向思維也要有逆向思維,這種能力的要求鑒于語言與常識關系的基礎。
語言是信息的載體,信息又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篩選,所以,考生越善于在文章中篩去無效信息并選擇正確答案,就越說明他的語言水平高。這也是為什么閱讀理解部分能夠比較客觀反映考生水平的原因。
鑒于參加測試的對象均為非法語專業的高校本科生及社會上具有同等學力的人群,因此本部分的選材基本限于法國政治、文化、科普、歷史故事及有關法國或法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素材均來自于近年法國出版的報刊雜志。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編者根據我國的國情及法語學習者的實際水平,按照《大學法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原文做出修改。
|
|
 |
 |
這部分共含兩節:語法結構與詞匯(A節)和動詞變位(B節)。A節的試題主要評估學生掌握法語語法結構以及詞匯的情況,衡量其是否已經達到四級的要求。
一.語法結構
測試的主要內容:
1、法語中的陰陽性與單復數的概念;
2、冠詞,包括定冠詞、不定冠詞、部分冠詞、縮合冠詞以及冠詞的省略;
3、代詞,包括人稱代詞、重讀人稱代詞、不定代詞、指示代詞、關系代詞、主有代詞、副代詞、復合疑問代詞、復合關系代詞等;
4、各種介詞;
5、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6、法語的基本句法、句子結構、詞序、形容詞的位置;
7、各種補語從句和狀語從句;
8、強調式;
9、無人稱句;
10、動詞的變位;
11、代動詞;
12、動詞的不定式、分詞式;
13、使動詞的用法,如faire faire,laisser faire;
14、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
15、一定的句子結構會對句子某些成分有一定的要求,如主語倒置,語式相應的變化,這也包含在語法結構的范圍里邊。
二.詞匯
按照大綱的規定,“學生應領會式掌握2800個單詞(其中復用式掌握1500個單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并具有按照基本構詞法識別新詞的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