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威尼斯(意大利語Venezia)意大利東北部城市,是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 港口。人口約34.3萬。主建于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 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并以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島城”、 “橋城”之稱。
威尼斯是一座真正的水城,其歷史完全受到深入陸地的海水所形成的瀉湖的特殊環境影響。威尼斯是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不僅因其與水之間的密切而 特殊的關系,而且也因其歷史性建筑和藝術品高度集中在一定區域內,并且始終未因時代進化而有任何變化。教科文組織宣布她與瀉湖一起成為世界遺產。威尼斯面 積只有7平方公里,是由160條河道中的上百個島嶼以400座橋梁連接而成的,(最重要的就是大運河Canal Grande)。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當初作為商業貿易的中心,歷史上曾經與多種文明有過接觸,成為不同文化的匯合中心,形成其現在的多元現象和多種藝 術的風貌。
景點介紹:
圣馬可廣場和教堂(Piazza SanMarco e Basilica di San Marco)
圣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和生活的象征,它有著輝煌的建筑,超凡的咖啡店,迷人的氛圍。其形狀為不規則四邊形,側面是新舊行政長官官邸,那是文藝復興風格 的建筑,有漂亮的柱廊;廣場另一側是圣馬可教堂,拜占廷風格的建筑和藝術的杰作。教堂是在公元9世紀建造的,將福音書的作者馬可奉為城市的守護神,在歷史 上經歷多次變更,其特點就是希臘式十字架的結構和5個外面鑲嵌了馬賽克的大圓頂。在其正面上部有圣馬可的4匹馬中的一匹的復制品(正品是鍍金銅像,陳列在 圣馬可博物館里)。在鐘樓的頂端可以欣賞整個城市和瀉湖的迷人景色。
利阿托(Rialto)
威尼斯的商業貿易中心,是城市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始終是城市的市場所在與經濟中心。利阿托橋非常著名且漂亮,是1180年為連接大運河兩岸而修建的一座名 橋,其后曾多次翻修。從橋上下來,可以觀賞十賢人宮和財政官宮,這些建筑把人們帶入金匠街(Ruga degli Orefici)。再往前就是威尼斯最古老的圣嘉克梅托教堂,由圣索維諾設計的負責商務司法的新工廠(Fabbriche nuove)。
研究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這是從14到18世紀的威尼斯繪畫最大的收藏地,可以欣賞最著名的威尼托畫家的杰作,例如貝利尼、喬爾喬內、卡爾帕喬、提香、丁托列托、維羅內塞和鐵波羅等。
弗拉利光榮的圣瑪利亞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
由方濟各派教士修建于14至1 5 世紀( 弗拉利即教士之意),是威尼斯哥特風格的宗教建筑的最佳范例。高大的鐘樓是僅次于圣馬可教堂鐘樓的城中第二鐘樓。教堂結構是拉丁十字架形的。祭壇上面可以欣賞到威尼斯繪畫無以倫比的杰作。
公爵宮(Palazzo Ducale)在圣馬可教堂旁邊,元首宮在900多年里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心臟,是共和國政府的所在地和執政官的官邸。其外部由很多浮雕和柱頭加以裝飾, 通過修飾華麗的卡爾塔門,進入柱廊環繞的寬敞的內院。要到樓上,就要走黃金臺階,臺階是用鍍金的墻灰層和壁畫加以裝飾的。在宮內各個大廳內參觀可以看到大 量的繪畫和雕塑作品,一定會對古老的威尼斯共和國的歷史與輝煌留下深刻的印象。嘆息橋是一座非常有特色而且聞名的橋,它連接著宮殿的法庭與監獄,當年過橋 的收審犯人因自知將永遠見不到陽光而無不發出嘆息,該橋便因此而得名。
佩薩羅宮(Cá Pesaro)
這是城市最大的私人住所,也是現代藝術美術館和東方藝術博物館的所在地。
格拉西宮(Palazzo Grassi)
建造于18世紀,是城市最重要的展覽所在地。
黃金宮(Cá d'Oro)
這座著名的建筑就在大運河旁,是威尼斯哥特建筑的杰出代表作,它的名字是因為原來其正面是用金箔覆蓋的。
責任編輯:泓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