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是藝術學子們所熟悉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之一,他與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三杰”,是三杰中最年輕的一位。本文搜集了拉斐爾的生平簡介。
拉斐爾·圣齊奧 / 拉斐爾·桑西(1483-1520)意大利畫家、建筑師。1520年,他高燒猝逝于羅馬,終年37歲,葬于萬神廟。
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樣。由于他勤勉地創作,給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貴的藝術作品。他的作品博采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后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圣母》、壁畫《雅典學院》。
生平簡介
拉斐爾從小隨父親學習畫畫,他的父親是宮廷的二級畫師。11歲時,父親去世,他給一位畫家當助手。后來,他學習了15世紀佛羅倫薩藝術家的作品,積極吸取各派畫家的優勢和長處,形成了自己和諧明朗、優美典雅的藝術風格,開始走上了獨創的道路。拉斐爾的母親于1491年逝世,當時拉斐爾只有8歲,父親在1494年八月一日再婚。他11歲時成為孤兒,拉斐爾的正式監護人變成他唯一的叔叔。拉斐爾年幼時跟隨父親學習繪畫,后來轉為跟隨佩魯吉諾的畫室學習繪畫,在1500年出師。
在1504年,21歲的拉斐爾繪畫了《圣母的婚禮》。此作品甚至超越了佩魯吉諾,不論是構圖或形象塑造也有創新。尤其是作品中圣母瑪利亞及其夫約瑟的端莊、文雅、畫面之平衡和背景描繪,均為罕見的作品。
1504年時,拉斐爾居留在佛羅倫薩,他受當地的人文主義思想所影響,同時亦學習列奧那多·達芬奇的構圖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和風格,使他的風格日漸成熟,從而迅速和兩人齊名。
他所繪畫的圣母畫像都以母性的溫柔以及青春健美,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諾的圣母》。1513-1514年繪畫的大型油畫《西斯廷圣母》,由圣母和圣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圣母和耶穌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另外,《椅上圣母子》《阿爾巴圣母》都是他完美無瑕的作品。
1509年,他被羅馬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教皇朱里)邀請繪畫梵蒂岡壁畫,其中位于簽字廳的壁畫最杰出。這些壁畫分別代表了神學、哲學、詩學和法學這四個人類精神活動,作品表現與建筑裝飾的充分和諧,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他在這段期間的重要作品還包括《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波爾申納的彌撒》《波爾戈大火》《加拉泰亞的凱旋》等。他在23歲時繪畫自畫像及《西斯廷圣母》。而代表作是描繪一位學者的《卡斯蒂廖內像》和描繪一位女郎的《披紗巾的少女》。在1520年的春天,已患重病的他仍在繪畫《基督變容》,最后因他逝世而未能完成。
責任編輯:泓鈺編輯